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街道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滨海街道紧密结合街情实际,坚持科学谋划、系统部署、扎实推进,强化基层组织和基层治理“双体系建设”,并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探索实施党组织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思路和办法,推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不断向深处走、向细处走、向优处走,全面构建既井然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融合发展,治理底气“硬起来”。街道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党组织引领各方参与,服务群众,促进基层社会治 理上。以党建引领,聚焦“融合发展”,将辖区各类党组织和党员聚拢到街道社区周围,结合居民群众需求,广泛开展环境整治、扶贫助困、帮扶就业、志愿服务等多样共建活动。今年春节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正是对街道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街道第一时间以街道党工委为引领,成立7个临时党支部,由在职党员和居民党员组成了党员先锋队。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紧盯一线、靠前指挥,守好“主阵地”;社区“两委”成员夯实属地责任,精准有效做好辖区内疫情防控工作,辖区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告双报到”,以“党建引领,服务进社区”为抓手,落实好“六步工作法”。街道社区引领着党员干部职工和居民党员群众积极担当作为、冲锋在前,在值守点负责量体温、逐户排查居民情况、为外出回家人员做登记、为居民办理出入证、教居民如何扫描二维码进出小区等,全面开展宣传劝导、排查管控、环境清理消杀等,让每个党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用最科学的举措,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细化网格,明确职责,精细服务“实起来”。街道不断细化街道社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网格职能职责,构建完善“四级网格管理”体系,推进党建网格与基层治理网格“双网融合”,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四长”网格治理体系,即“网格长——小区片长——楼栋长——单元长”管理机制,通过党员带动、社区群众联动,织密、织牢、织严疫情联防联控网,构建精细的社区防控体系,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充实网格队伍。发动驻辖区单位、物业、片警、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充实网格队伍;以在职党员、居民党员、热心群众、志愿者在疫情期间服务社区为契机,弄清身份、摸清信息,选拔其中政治觉悟高、有一定号召力、热心又熟悉情况的党员居民担任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房栋长,进一步细化网格, 精准管控, 落实具体责任人,明确职能职责,形成群防群治, 全民防控格局。滨海街道夯实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疫情防控,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把网格作为抗击疫情的第一战场和基本单元,为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积极推动,有效保障,居民自治“动起来”。街道社区大力营造“党建+群防群治”的浓厚氛围,推动党建引领的民生、维稳、安全等社会治理工作下沉到各级网格,把工作抓实抓细,利用“党建引领+精细服务+智慧管理”的治理模式,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科学划分,分级管理。根据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要求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形成了“街道、社区、网格、楼栋(房栋)、单元”五级管理架构。街道依托“一网六支队伍”形成了的治理格局。一网指网格,六支队伍即网格长、网格员、三员、公益岗、楼(房)栋长、单元长六支队伍。他们活跃在网格,采集基础信息、联络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服务特殊人群、监督社区事务、巡查社会治安、倡导文明新风、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实施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努力把基层社区的服务做实、做细。
党建引领,细化建制。滨海街道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支部)--(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为基本框架,建设好社区治理党建阵地,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作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让社区居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键在细化党组织建制上下功夫,将党小组建立在楼栋上,借在职党员在疫情期间服务社区这一举措,熟悉、了解他们,选拔其中优秀、热心的党员担任楼(房)栋党小组组长,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居民自治、公益事业等,发挥党员在居民自治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中的骨干作用,同时将党建、民生、维稳、安全等工作沉到网格。每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每名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目前站在战“疫”的最前沿,以后站在服务百姓最前沿,践初心、担使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精细服务,科技助力。面对新时代下的社会治理新要求,不断升级“网格+网络”“老网+新网”,建立党建引领“互联网+”理念的全新社区治理体系。在社区居民微信群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建立“网格微信群”,街道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动作用,选好、用好微信群管理员,立足于及时发现、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好地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居民少跑腿”的目标。
滨海街道党工委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总要求,不断总结、不断摸索“党建引领+精细服务+智慧管理”社会治理模式,基本实现“人往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零距离”的服务理念,在群众身边创造有温度的党建、建设有质感的幸福。
版权所有: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蒙ICP备05000407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行政中心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电话:0473-2999829 email:wuhaidj@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