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巴音赛街道党工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建“领航物业”党建品牌为主抓手,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通过党建联“治”、基层善“治”、多元共“治”,有效破解物业管理难题,解锁社区治理“幸福密码”,将“民族团结进步+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绘就民族团结和谐新画卷。
一、党建联“治”,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坚持将“党建引领·品质物业”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抓标准树品牌、抓服务促治理。始终坚持“收集问题、会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采取“支部+网格+物业”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 社区与红色物业一体化运行不断探索社区、物业公司、多方协同、居民自治融合的新路径。同时,按照“30-80户”为一个微网格的标准,以先锋社区为试点将锦绣小区科学划分为14个微网格,“零距离”为居民进行网格服务,努力实现物网融合、精网微格“一家亲”,架起“网格+物业”和各族居民的“连心桥”。
二、基层善“治”,凝聚为民服务“向心力”
坚持把民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推动“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实行“一网格一支部”的工作模式,打造“红色议事厅”“红色恳谈会”,组建以社区党员、社区干部、楼长、单元长、退休干部、少数民族居民、物业管理员为成员的信息员队伍,衔接网格内的人、地、事、物、情,承担搜集基础信息、化解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政策宣传等职责,最大程度调动网格力量,用脚丈量网格、用眼发现问题、用心服务各族群众,切实当好各族群众身边的信息员、宣传员和服务员。
三、多元共“治”,筑牢党心民心“连心桥”
把群众满意、群众信赖作为检验工作质效标准,用基层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辖区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医疗救助、解决就业、信息咨询、司法援助等各项服务,不定期为辖区各族居民群众免费提供爱心理发、测量血糖血压、法律咨询等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元化优质志愿服务,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积极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推动民族团结之花在基层常开长盛。
版权所有: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蒙ICP备05000407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行政中心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电话:0473-2999829 email:wuhaidj@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