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内蒙古自治区> 乌海市> 乌达区委组织部> 梁家沟街道党工委

梁家沟街道党工委
(拥有社区网站3个)

永昌佳苑社区党委 民达社区党委 安居佳苑社区党委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动态

乌海市乌达区梁家沟街道永昌佳苑社区:探索“135工作法” 构筑各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共同体

发布日期:2024-12-2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责任编辑:

社区作为各族群众在文化上相互交流、情感上相互认同、生活上相互融合的桥梁和港湾,在促进各民族团结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乌海市乌达区梁家沟街道永昌佳苑社区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以“家”文化为情感链接,结合辖区各族群众搬迁特点及个性化需求,实施“党建引领共建、三个促进共治、五星家园共享”的“135工作法”,探索“一家亲”互嵌式发展模式,引导各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促共融,构筑基层治理共同体。

“1”:坚持党建引领,掌稳民族融合共建“方向盘”

以“完善组织、优化制度、激发内力、广借外力”入手,进一步推进组织下延、资源下沉、服务下移,横向联合驻地单位、共建单位、物业企业等多方党组织力量,纵向搭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党组织覆盖体系,拉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党组织治理网。推深做实“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建立小区各类群体“需求清单”,充分考量在职党员、居民党员、包联共建党员、驻地单位党员实际情况与职能优势,科学细致为党员量身定制巡查“e”家报、照料独居老人、上门义诊义剪、小区绿地维护行动等为民服务项目清单23条,千方百计为各族群众排忧解难。

图片

“3”:聚焦“三个促进”,绘就民族融合共治“同心圆”

一是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共治机制嵌入居民小区。社区党委积极推行党建引领庭院“微治理”机制,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实施“小区巡回议事”民主协商议事机制,以“凉亭议事会”“口袋恳谈会”“驿站茶话会”等形式在小区物业用房、休闲廊亭等多处场地开展议事活动,和居民群众面对面共商共议共解小区“家务事”。形成“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协商规则,以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两委”和居民群众等人员为议事主体,以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为主要议事内容开展议事活动,使基层协商议事和小区治理由社区的“独奏曲”转变成各族群众的“大合唱”。二是以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家”的服务理念,深化空间交融,以居民期盼为导向、以居民满意为标杆,通过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让居民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并配置红石榴议事厅、道德课堂、普法之家等19个功能室,满足各族群众的不同需求。同时,在辖区精心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小区等多样化活动阵地,让各族群众在共鸣中凝聚对共同家园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幸福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各民族睦邻友好的融合氛围。三是以构建精细化治理体系促进公共服务更精准。依托精细化治理,对辖区各类人员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实现社区精准化服务的供给与链接,积极满足流动人口的多元需求,如提供劳动保障、协助子女入学、法律咨询与援助等全方位的服务;聚焦“一老一少一困”等特殊群体,量身定制关怀方案,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广泛开展“送政策、送安全、送健康、送法律、送关怀、送文化”的“六送”服务,以科学精准的方式为民服务,进一步为基层治理加温赋能。

图片

“5”:打造“五星家园”,擘画民族融合共享“新图景”

一是打造精神家园,让党的民族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社区党委以“书记带头学+党员集中学+工作错时学+假日补课学+多样式融合学”的方式,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成立“银龄宣讲队”“政策微讲团”等老百姓自己身边的宣讲队,通过走近群众,倾听挖掘感人故事和动人瞬间,展现普通百姓的生活变迁、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从而反映党和政府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带来的新气象和新时代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二是打造和谐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春风化雨润心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盯居民切身利益,面对辖区人员结构复杂、居住人口密集、利益诉求多样的现实挑战,组建了“红管家”志愿服务团队,在舒心微调解、贴心微服务、爱心微公益等六方面持续发力,用群众的语言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有效化解了群众间的矛盾纠纷,实现了就地化解率达到100%的显著成果,努力开创“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动手”的基层治理新局面。三是打造文明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服务“精准便捷解民忧”。将各族居民团结互助志愿服务与小区治理互融互促、互为支撑,落实“积分兑换”“先进典型评选”激励机制,鼓励小区居民代表、楼栋长、热心群众为有需求群体提供志愿服务,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社区合伙人”专业服务,通过“志愿积分”分值量化“成绩单”,提升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打造宜居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固化于心践于行”。科学布局服务设施及配套资源,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营造主题场景,把文化理念融在居民小区,运用“四个一点”模式,精心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小区、双拥模范小区和民族团结进步广场等社区空间。把优质服务落在居民小区,积极采取“微改造”“小行动”“优服务”策略,将原有网格驿站提档升级成为网格支部的党员活动站、群众生活的便民服务站、小区治理的问题收集站、疑难问题的政策咨询站。五是打造幸福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成果“福泽千家进万户”。聚焦群众所想、所盼,将思想政治引领、治理服务功能、文化宣传建设不断向小区院落延伸,广泛动员小区住户以及家庭、邻里伙伴组队参与趣味运动、知识竞答、诗文朗诵等团体比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百姓大舞台”“同唱一首歌 永远跟党走”“红石榴户外电影大放送”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文艺活动,丰富辖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切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合力构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互嵌式小区环境,打造永昌佳苑“一家亲”样板。

图片

版权所有: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蒙ICP备05000407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行政中心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电话:0473-2999829 email:wuhaidj@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