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排污井井盖松动了,边缘水泥都碎了,大家路过千万要小心!”近日,富民社区居民微信群里一条附带现场照片的温馨提醒格外醒目,发出者正是四街坊巷长。一场暖心的井盖修补行动就此拉开序幕。
社区工作人员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核实情况,随即在群内发布紧急通知寻求沙子、水泥等修补材料。通知发出仅2分钟,三街坊巷长率先在群内“举手”响应:“我家抹院墙还剩了两袋水泥和一些沙子,这就送过去,‘沙’里淘金解燃眉!”四街坊巷长紧接着接话:“我以前干过装修,修补井盖我熟,维修任务我包了!”其他巷长也纷纷搭腔——有的说“我带工具箱过去,扳手、抹子都有”,有的主动提出“我去现场引导行人绕行,免得影响施工”。半小时后,多名巷长陆续赶到现场,迅速分工、默契配合:运送材料的巷长忙着卸货、归置;有维修经验的巷长蹲在井边,先清理周边碎水泥块和杂物,再按比例搅拌砂浆;负责保障的巷长则快速设置简易警示装置,耐心提醒过往居民“小心脚下,暂时从旁边走”。砂浆搅拌好后,大家轮流上手,有人扶着井盖调整位置,有人用抹子将砂浆均匀填进缝隙,反复按压、抹平,确保井盖牢牢固定。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有人顺手抹一把汗继续干;衣服沾了水泥印,也没人在意——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把井盖修牢”这件事上。经过一番忙碌后,原本松动摇晃、隐患重重的井盖被加固得稳稳当当。巷长们还特意踩了踩井盖,确认稳固后才收拾工具离开。
这场小小的修补行动,从巷长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吹哨”,到社区紧急号召、巷长主动补“料”,再到众人齐心协力接力维修,全程紧凑有序、暖意满满。巷长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巷”心为民的担当:他们是社区安全的“吹哨人”,第一时间发现隐患、排除风险;是邻里互助的“热心人”,不计得失、主动支援;更是基层治理的“实干家”,用双手解决民生小事。看似普通的井盖修补,不仅消除了出行隐患,更让“社区共治”的力量在点滴行动中汇聚,成为温暖居民心头的“大能量”。
上一篇:无
下一篇:党员先锋守初心 实干助农促振兴
版权所有: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蒙ICP备05000407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行政中心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电话:0473-2999829 email:wuhaidj@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