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的讲话“要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到中办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基层减负”已成为“新时代答卷”的必解题、限时题。当前,“基层减负年”时间已过半,答好基层减负的“下半场”,更需要我们以快、准、稳的劲头多元求解,以“最优解”得“最高分”。
解好“基层减负方程式”,当以“消元法”减负减压。一段时间以来,基层工作中“会议多、文件多、报表多、材料多、迎检多、汇报多”等病症,“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顽疾让基层干部叫苦不迭。前期,各地各单位下大力气整治形式主义,特别是基层文山会海、考核督查过多过频等“累点”“痛点”,不仅刹住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歪风邪气,也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接下来,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将其连根拔起,要敢于并善于运用“消元法”消去“文山会海”,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和简报。在开会发文件事,要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为原则,对那些无关紧要、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对长篇累牍、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对于必须要开的重要会议,应严格会议审批程序、改进会议方式、控制会议范围、提高会议质量和效果;对于必须要印发的文件,要弘扬“短实新”文风,点明问题直截了当、出台方案切实可行,坚决防止“假大空”。通过“消元”,切实降低广大基层干部的“劳形”度。
解好“基层减负方程式”,当以“降次法”统合理顺。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各级各部门在下发政策、布置任务时,能否达到“合并同类项”、找到“最大公约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后一公里”的落实效果。应尽可能通过机制和流程的创新与优化,借助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将“千条线”统在上面,将管理和考核等项目最大可能的统合汇总,减少向基层考核督查、要数据要材料的频次。要通过机制创新,理顺条块关系,让基层有责有权、权责统一。面对遍布“棘手事”和“矛盾窝”的基层治理,应切实规范问责事项与程序,对问责进行“瘦身”,防止问责滥用;对问责进行“提质”,防止以问责代替整改。通过“降次”,避免出现“上面千把刀,下面一颗头”的“层层甩锅”现象,有效缓解广大基层干部的“伤神”态。
解好“基层减负方程式”,当以“最优解”提质增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基层减负不是目的,而是更好建设基层、服务群众的手段,故在基层治理这个“坐标轴”内,既要始终如一地着眼以“群众需求”为“y轴”的最大值,以此为出发点;又要激发挖掘以“基层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x轴”的最大值,以此为着力点。通过找到二者的契合点,方能求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最优解”。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田间地头里感受民情、在灶台炕头旁把脉民需,找准影响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痛点”“堵点”,下大力气除之、通之。要激活基层干部这个“源头活水”,使其饱含想干事的热情、练就能干事的能力、知行合一干成事。为此既要严字当头,以严管绷紧干部“责任弦”,又要厚爱有加,以关爱激励呵护干部的“为民心”。通过重用提拔担当作为的基层干部,使其在思想上注入“强心剂”,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通过排忧解困、关爱呵护,使其在生活中感受到“暖心宝”,没有后顾之忧地投身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并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使其在工作中常备“定心丸”,大胆闯、大胆试,心无旁骛地投身于新时代的基层建设。
版权所有: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蒙ICP备05000407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行政中心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电话:0473-2999829 email:wuhaidj@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