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区政法系统 以融合党建共同体 汇聚‘红色引擎’硬核力”—2024年政法工作系列展播第二期
发布日期:2025-01-16
来源:
责任编辑:
乌达区政法系统始终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突出“大党建”工作理念,以打造“筑安红柳”融合党建聚势赋能,进一步激活党建“红色细胞”,汇聚党建“硬核力量”,推动政法工作现代化行稳致远。全区政法系统坚持把构建融合党建作为推进新时代政法工作的创新探索,由区委政法委党支部牵头,联合公安局党委,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党支部打造融合党建共同体,推动各领域党组织从联合走向融合、从融合走向共赢。注重顶层设计。明确“成立一个工作组、健全一套机制、开展一系列活动、打造一个交流平台、总结一套经验做法”的“五个一”推进路径,发挥党建跨行业、跨领域统领作用,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健全组织体系。成立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担任组长、各政法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专职党务工作者任成员的联建工作领导小组,为联建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压实各方责任。扎实推行“政治理论共学、党员队伍共建、党建资源共享、党群活动共办、工作联比共评”的“1+5+N”运行机制,真正将“各自为战”基层党组织整合成“兵团作战”的党建共同体。联建活动开展以来,领导小组召开部署及调度会议3次,专题听取汇报2次,确保工作高效协同、稳步推进。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建立“每月轮值东道主”制度,政法各单位党组织聚焦理论联学、队伍共建、活动联办要求策划实施党建各项活动。坚持理论共学,铸就信仰之基。围绕重大节日、重要时间节点等开展理论联学,通过组织主题党日、研讨交流等形式,让不同党组织党员互相对标、互相学习,切实提升党员干警政治素养。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警示教育大会1次,集中学习和研讨15次、讲纪律党课6次。抓实队伍共建,锻造先锋力量。践行人才锻炼,推动实现以联聚力、以联聚才、以联汇智。集合6名党务经验丰富人才,组建“党建实务智囊团”,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和经验交流,切实提升党务工作整体水平。不断充实“政法系统先进人才库”,以20名模范典型事迹,激励政法系统干警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坚持政治建警目标,开展政治轮训、知识竞赛等7次。以强化体能素质为导向,组织200余名干警进行体能共建实训,切实强健队伍体魄,夯实体能基础。推行活动共办,促进凝心聚力。聚焦加强阵地建设,以活动促党建提质为目标,整合公安廉政教育基地、司法图书角、干警体能训练场等现有阵地载体开展普法宣传13次,举办趣味知识竞赛、联合党日活动9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小三线”军工文化纪念园等4次,参与党员干警700余人。拓展“红色阵地”资源,建成法治图书角、广场公园17处,青年教育基地2个,打造5家党建“共享活动站”,构建“15分钟党建活动圈”,切实以资源共享、活动联办促进党建相互融合,推动共建联建发挥实效。以党建共建为契机,探索“党建+政法”工作模式,紧扣“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培育出多个党建亮点子品牌,切实推动形成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良好局面。优化法治服务,回应群众期待。政法委机关党支部聚焦为基层减负赋能工作,不断充实基层法治服务力量,以创建“依法护航·共筑红柳”党建品牌为抓手,在全区建成并投入使用10个镇(街道)基层服务站,22支“三官一律一专家”服务团队、285名法学会会员全面驻站服务,累计参与法治服务实践活动30余次,开展“法润童心”、“邻里大集”等宣传活动5次,服务率同比提高10%,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明显提升。问需企业发展,服务精准发力。乌达区人民法院党支部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独具法庭特色的党建品牌“法治先‘枫’护企筑‘桥’”,在自治区成立首家涉企民商事专业化法庭,为企业提供集诉讼指导、诉前调解、巡回审判于一体的“一站式”诉讼服务,截至目前,共办理涉企民商事案件154件,案件调撤率达79.56%,一审服判息诉率达88.72%,案件审理周期平均缩短5日,真正把司法服务搬到了企业“家门口”,为专案专审涉企案件提供了“乌达样板”。夯基固本铸魂,守护地区安宁。乌达公安分局党委立足实际,打造“警魂党铸,平安守护”党建品牌,依托22个“社区警务室”,总结推出“72431”工作法,实现对社区警务工作精细化管理。今年以来,办结涉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1件,刑事、治安警情实现双下降,全区连续19个月命案“零发生”,切实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守护人民安宁。2024年度政法委机关党支部和公安分局机关大队党支部分别荣获乌达区及乌海市公安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乌达区委政法委机关党支部将在机关工委的领导下,坚持以建设模范机关为主线,持续推进党建特色品牌,全力构筑起“党建+”政法工作新模式,不断谱写政法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