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内蒙古自治区> 乌海市> 乌达区委组织部> 苏海图街道党工委

苏海图街道党工委
(拥有社区网站3个)

黄白茨社区党委 兴华社区党委 振华社区党委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员教育

开课啦!乌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典型案例①

发布日期:2025-04-30    来源:    责任编辑: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为充分发挥正面典型案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从即日起,乌达发布将开设“学习教育专栏:正反面典型案例课堂,刊载学习教育正反面典型案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举一反三用好正反面典型案例鲜活教材,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乌达区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

正面典型案例: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激活基层治理“新效能”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特别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乌达区坚持将整治形式主义作为突破口,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以“五人小组”票决审核机制、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精网微格”治理机制以及“流动办公桌”工作法的“减负常态化、治理精细化、服务亲情化”基层治理乌达模式,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作风建设与治理效能双提升。其中,“五人小组”票决机制被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署名文章引用推广;“流动办公桌”工作法被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莉霞批示肯定;“精网微格”治理机制得到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时光辉调研认可,并被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确定为2025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验试点。

  一、做法成效

(一)以“五人小组”票决制扎紧制度藩篱,着力破除权责失衡痼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针对基层“职责不清、事务繁杂、考核过频”等问题,坚持“刀刃向内”破除制度积弊,构建“党建引领+清单管理+动态调整”的权责规范体系,从源头上常态化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制度创新强实效。在区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统筹下,建立由组织部、社会工作部、司法局分管领导和镇(街道)、村(社区)代表(代表随机选取)组成的“五人小组”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职能部门书面申请—区委社会工作部初审—五人小组联席票决—区委常委会审定—备案公示”五级审核流程,对拟进入村(社区)的工作事务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三性论证”,形“法定事项、协助事项、负面事项”三张清单,依法取消用地物权证明等5项非必要证明,动态调整林长制、河湖长制等2项工作归属,从制度层面划清“行政权力”与“自治责任”边界。动态监管提质效。建立“准入审核+过程跟踪+效果评估”全周期管理机制,在镇(街道)、村(社区)设立8个监测点,通过“月调度、季评估”对已准入事项进行效能评价,同步建强由热心群众、“两代表一委员”等组成的群众监督员队伍,及时跟踪群众投诉集中、基层反馈强烈的事项,累计整改“一村社一策”不精准等问题10项,有效解决基层“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的问题。多元赋能显成效。建立“五服务三保障”清单,明确区直部门需为村(社区)提供政策指导、经费支持等42项保障措施,推动服务力量向基层延伸、向网格报到。深入实行政务服务事项镇(街道)“一窗通办”、行政业务“反向办”,社区干部日均处理行政事务时长由5.2小时降至3.1小时,台账报表压减74%,督查考核频次下降63%,彻底破除捆住基层的“枷锁”,促使基层“轻装”上阵,回归服务本色。

(二)以“精网微格”治理机制织密服务网络,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把基层基础夯实”。聚焦城镇化进程中“服务半径大、资源整合难”等治理痛点,全面推行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精网微格”治理机制,不断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切实以作风之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组织架构立体化。构建3+1”“精网微格”治理体系,在17个小区(院落)启动试点,划分微网格110个,选聘微网格长(员)208名,组建微网格党小组58个,促推基层治理向最小单元延伸。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制定《网格化治理“五定”机制》,明确“定人、定岗、定责、定标、定效”标准,实现基层治理由多头碎片系统全面转变下沉机制常态化。打通卫健、城管、公安、市监等各职能部门自行划分的网格片区,整合事项统一入网,选派66名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8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下沉包联网格,建立巡查走访、联勤联动、吹哨报到、联席会议等网格事项处理机制,实现组织力量全覆盖,持续深化、实化、细化“微网实格”实体运行治理主体多元化。大力推行“网格+社会力量”协同模式,建成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活动场所10个,培育“手牵手爱心协会”等社会组织36个,打造“温情庭院”“楼栋长来当家”等群众自治品牌30余个,先后组织开展“跳蚤市场”、补丁花园等集体活动107场次,举办“百家宴”“腌菜节”等小区造节22个,群众自发性集体活动同比增长7.14%,极大提高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有效解决社区服务力量不强、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三)以“流动办公桌”工作法践行为民宗旨,重塑党群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工作,做到精准服务、供需对路”。坚持依靠群众开门教育,深入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将“流动办公桌”搭建成便民惠民利民的平台,在学查改一体推进过程中主动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着力解决群众诉求,以实际效果让群众可感可及。推动服务前置。全面整合高龄年检、就业登记、交纳党费、开具证明等服务事项,纳入“流动办公桌”业务范畴,确定每周三为“流动办公桌”服务日,合理安排社区“两委”、网格员、在职党员轮流“坐班”提供“一站式”帮办代办服务,真正把服务窗口从“机关大楼”搬到“居民楼中”,把“等群众上门”变为“上群众家门”,让“最多跑一次”变成“一次不用跑”。坚持一线办事。将群众的“心上事”作为流动办公桌的“上心事”,紧盯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槽点”“痛点”“堵点”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明确办理时间,采取现场直办、干部领办、部门联办等方式,解决户厕修建、路灯安装、道路硬化、改造等民生问题1100余件,完成居民身边“微心愿”1300余个。以常态化开展“书记服务日”“区长服务日”等活动为抓手,区级领导、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定期下沉“流动办公桌”,倾听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推动“一刻钟生活圈”建设、适老设施完善等各项民生项目提质增效。搭建载体平台。“流动办公桌”作为群众爱参与、能参与的互动平台,创新开展“谈变迁、话进步”感动乌达故事汇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小切口”,挖掘《离家五千里扎根内蒙戈壁滩支援包兰铁路建设》《听父辈们讲乌达矿务局煤田开发的故事》等身边故事140余个,现场讲述故事80余场次,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引导群众知党恩、念党情。将“流动办公桌”作为居民议事协商的特色载体,建立“1+N”议事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四必到四必访”制度,运用“收集诉求—召开会议—组织实施—成果公示—满意度测评”议事协商“五步法”,同步引入“尚哥说理”“老杨工作室”等调解服务品牌,实现矛盾在桌上化解、问题在桌上解决。

二、经验启示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把人民至上作为学习教育的价值根基将群众“身边小事”作为作风建设的“头等大事”,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紧盯社会治理末梢,破解为民服务跟不上、群众意见上不来等问题,真正将群众呼声转化为作风转变的“风向标”。要把群众参与作为学习教育的实践途径,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坚持真开门、开大门,从群众“牢骚话”中掌握真问题,在群众“家常话”里寻找真方法,让问题查摆更精准、集中整治更有效,让政策制定更接地气、整改措施更贴民心。要把为民造福作为学习教育的核心旨归,坚持制度约束与机制相结合,以“五人小组”票决制划定“不可为”边界,以“精网微格”治理机制明确“如何为”路径,以“流动办公桌”拓展“主动为”空间,实现从“被动减负”到“主动增效”的跃升,用群众可感可及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切实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学习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



上一篇:无

下一篇:送学上门守初心 关怀到家聚党心

版权所有: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蒙ICP备05000407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行政中心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电话:0473-2999829 email:wuhaidj@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