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为充分发挥正面典型案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现推出第四期典型经验做法,本期共分享1个典型案例。
正面典型案例:
法治赋能“四维驱动”
护航企业绿色发展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乌达区坚持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要学习内容,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盯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以法治赋能“四维驱动”为抓手,持续优化提升法律服务能力,助推辖区企业健康绿色发展。
一、“法治清风”进企业,厚植绿色生态发展底色
第一时间制定下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抓整改转作风治顽疾促转型的工作方案》,扎实开展“生态环保政策法规深学”行动,组织司法、生态环保等部门先后深入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英莱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美方焦化等企业开展“送法上门”10余次,重点围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安全生产等方面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讲解,进一步明确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的义务及造成环境污染所需承担的责任。同时,全面引导企业运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展“法治体检”,健全完善环境管理制度,推动企业依法经营、依法办事,有效提升防范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
二、“关键少数”强引领,全面提升学法用法水平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在学法用法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建设上持续发力,创新实施“政府常务会议常态化解读”模式,以政府常务会议为抓手,围绕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等与中心工作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日常警示教育,开展“一案例一剖析”,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知法、学法、懂法、用法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
三、律师素养再强化,精准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深入推行“学研讲+传帮带”工作模式,组织全区10名律师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核心法律法规开展学习讨论,邀请资深律师采取“亲身案例+现场教学”的方式,围绕环境公益诉讼、污染企业追责、生态损害赔偿等典型案件,重点阐释案件代理思路、证据收集技巧、庭审辩论策略等实操要点,用“看得见、学得到”的实例提供精准参考,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服务素质水平,助推辖区律师在履职办案中不断成长进步。
四、行政执法增动能,持续优化区域法治环境
建立“理论+案例+实操”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举办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1期,组织全区27个执法部门6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重点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学习,并以“全员参与、实战导向、精准赋能”为目标,联动区委组织部、区司法局组织生态环保一线“实战型”干部及执法人员上讲台授课,实行“问题现场+实践课堂”实践历练模式,通过“驻场”“蹲点”等方式直逼问题现场,着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落实的能力,有效解决行政执法“宽松软”的问题,持续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下一步,乌达区将持续加大生态环保专项普法宣传力度,紧盯企业法律需求,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不断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持续增强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法治软实力保障。
上一篇:无
版权所有: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蒙ICP备05000407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行政中心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电话:0473-2999829 email:wuhaidj@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