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内蒙古自治区> 乌海市> 乌达区委组织部> 五虎山街道党工委> 育红社区党委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动态

【五虎山•红色动能】“共享巾帼巧手”缝纫小铺托举“微幸福”织就妇女就业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09-12    来源:    责任编辑:

哒哒”的缝纫机声环绕,一处40平方米“共享巾帼巧手”缝纫小铺正悄然改变着37个家庭的生活轨迹。这里没有机器的轰鸣,只有缝纫机欢快的“哒哒”缝纫小铺的姐姐们灵活安排着工作时间,实现个人收入的增加,用巧手编织出“带娃增收两不误”的幸福图景。

党建带妇建 巾帼促共富

育红社区党委在走访中了解到,辖区有缝纫技能却待业在家的妇女存在“想赚钱又走不开”的问题而部分居民同样对闲置用品多样化改制需求社区依托共享妈妈”党建品牌,巧当“”,充分利用社区闲置场地打造“共享巾帼巧手”缝纫小铺,架起供需对接的“同心桥”。

通过“社区+小铺+志愿”三联机制,37妇女实现照顾好家人,抬脚就到小铺”的灵活就业,累计创收近万元。

image.pngimage.png 

以技能培训 赋能就业力

缝纫小铺公益培训班让零基础妇女变身绣娘。社区特邀原大华衬衫厂的王大姐开展缝纫实训,创新“师徒结对”传帮带模式,让新手在老师傅手把手指导下快速成长。两期公益课堂惠及50余人次,不仅传授技术,更搭建起邻里互助的情感纽带。“我每天早上给孩子做好早点就到社区缝纫小铺缝被褥中午可以回家做饭,下午继续过来工作,既能照顾孩子,也多了一份收入,我很满意。”正在缝被子的居民窦姐高兴地说。

image.png image.png

社区通过搭建缝纫实践大课堂居民就业平台,开展缝纫技能公益课堂,为辖区居民尤其是生活困难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目前累计开展2期,让更多妇女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技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收。

线在手中绕,幸福心头生

image.pngimage.png 

 一根根五彩斑斓毛线,在居民们灵巧的指尖穿梭,编织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家门口增收的希望网、邻里互助的温情网。为了扩展缝纫小铺服务项目,社区引进钩织服务,用指尖功夫破解基层就业难题,编织“幸福网”通过老师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钩针编织工艺的基本知识、手法、技巧、花色搭配等方面进行讲解,从可爱的玩偶到实用的杯垫、挂件、摆件,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我在家就能钩织各样的小动物、挂件,成品可以拿到社区售卖,不仅把家庭照顾好了,还能实现增收,可谓一举两得。”居民牛姐乐呵呵地说道。

这间小小缝纫小铺丈量出的,不仅是居民与工作场所的物理距离,更是基层党组织、妇联组织与妇女心贴心的温暖距离 

用贴心服务 激活新动能

此外,育红社区还打出服务“组合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供共享妈妈”托管孩子服务;妇联工作人员及社区网格员更是变身“就业红娘”,线上线下开展就业宣传。面对订单波动,还主动对接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拓市场,确保缝纫小铺能够持续运转,居民收入有保障。同时,为辖区低保户、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免费裁剪服务,探索通过低偿+无偿方式,为辖区其他居民提供物美价廉的便民缝纫服务,满足居民日常刚需

image.png image.png

五虎山街道育红社区“共享巾帼巧手”缝纫小铺以其专业的技能和严谨的态度有效破解失业人员再就业这一“老大难”问题,缝纫小铺不仅是“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的体现,也是促进妇女就业的重要实践。接下来,育红社区将持续聚焦妇女就业创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常态化组织开展就业辅导、技能培训等,为解决妇女居家就业创业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巾帼之力。

 

撰稿:杨洪恩2112592

审核:马思雨

版权所有: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蒙ICP备05000407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行政中心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电话:0473-2999829 email:wuhaidj@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