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6-21
来源:
责任编辑:
一大早,五虎山街道育红社区的“共享巾帼巧手”缝纫小铺前便聚集了不少居民。“改好了,回去再熨一下,洗一下。”“太好了,非常感谢!”居民李大姐一边笑嘻嘻地从志愿者王荣兰手中接过改短后的衣服,一边夸赞她的手艺。“这是今天送过来的第3件需要改制的衣服了。”见到居民,王荣兰一边做着活,一边打开了话匣子:“我们缝纫小铺不久前才开始营业,针对残疾人、低保户、老年人、辖区企业困难职工我们提供无偿改制服务……其他居民有改制需求的我们也都提供低偿服务,尽量做到以公益服务辖区老百姓。”
为切实满足育红社区辖区居民群众的日常需要,将衣物“小修小补”服务送到居民群众身边,育红社区将裁缝缝纫引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共享巾帼巧手”缝纫小铺,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缝补服务,大到量体裁衣,小到修拉链、截裤脚,一针一线“织”起了社区新风向,切实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了便利服务,让辖区居民群众生活更有温度。同时也给居家妇女提供了一个就业的机会,进一步提升了党群服务阵地为民服务效能。
“共享巾帼巧手”缝纫小铺于今年6月成立,目前由12名志愿者组成,成员平均年龄超过了50岁。其中作为队长的王荣兰是社区热心志愿者,一直无偿为社区服务,除了协助网格员做好入户、安全排查等工作,居民送过来每一件需要缝补的衣物她都会认真对待。在得知社区成立这个志愿服务队时,王大姐第一个报名参加:“辖区中老年居民群众较多,他们有旧衣物破损需要缝补却找不到离家近的地方,况且我会这么手艺,一是能够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基础的裁剪、修补、锁边服务,二是能够将这个中国传统技艺传给那些有意愿学习的居民,获益是很大的。我们12个姐妹虽然年龄大了但也闲不住,就想为辖区居民群众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也十分感谢社区党组织,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安排了缝纫场地。”
在“共享巾帼巧手”缝纫小铺里,她们一边咔嚓嚓转动着缝纫机踏板,熟练地穿针引线,耐心细致地为居民群众、左右邻居缝补衣物,“有的衣裤虽然时间长了,但面料还挺好的,扔掉舍不得,这个为我们缝纫小铺可帮上了大忙,我们可以改造成漂亮的抱枕、坐垫。”王大姐拿着一件旧布料按照设计的版样不一会就做好了一个漂亮抱枕。
“共享巾帼巧手”缝纫小铺结合辖区居民群众实际所需,为辖区居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家门口”的便民服务,让居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居民们对这个缝纫小铺也是连连称赞,修补的不仅是衣服,更是用巧心、耐心和爱心缝出的温暖邻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