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智慧农旅综合体内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饱满多汁的“七彩小柿子”、草莓柿子、大黄柿子挂满枝头,果香四溢。
今年四月,泽园新村正式启动2025年农旅综合体“名优特新”示范基地项目,8类18个品种的小柿子完成定植。六月,小柿子收获上市。泽园新村党委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小柿子产业销路难题,打出“主动推销+多点摆摊+全员上阵”组合拳,让集体经济的“小柿子”从枝头到舌尖一路畅通。
党委带头闯市场,政企对接拓渠道
“小柿子品质再好,藏在村里也没人知道。”村党委书记、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两委”成立“销售先锋队”,主动对接市区企事业单位、政府食堂和大型商超。他们带着新鲜采摘的小柿子上门推介,讲种植故事、亮产品优势。截至目前,与10家企事业单位签下6000余斤订单,开展研学活动1次。
错峰摆摊全覆盖,街头巷尾“甜”起来
为覆盖更多零售客户,村党委创新“下班时间摆摊”模式。全体工作人员利用傍晚、周末等市民购物高峰期,在广场公园、农贸市场、商圈周边设起5个临时售卖点,现场试吃、下单购买,成为街头一道“甜蜜风景线”。“下班后路过就能买到新鲜柿子,也能为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市民王女士说。
全员上阵降成本,精打细算增收益
“包装、人工都是成本,能省一点是一点。”为压缩中间环节开支,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选调生、网格员都是农旅综合体项目的“后勤服务队”,在温度高达40多度的玻璃大棚中协助采摘,分工称重、打包、装箱、贴单,还志愿承担起同城配送任务。“冷链车我能开,我也可以配送。”村民小刘也二话不说加入到配送工作中。
这种团结一心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动人景象,正是泽园新村党委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精准施策、赋能村集体经济结出的硕果。村党委将继续发挥“主心骨”作用,将600多位入股成员的热切期盼,化作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持续拓宽线下购买、线上“拼团”等渠道,让党建引领成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红色引擎”。
上一篇:无
版权所有: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蒙ICP备05000407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行政中心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电话:0473-2999829 email:wuhaidj@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