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民生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广大党员干部当依令而行、主动作为,在为民服务中不断校准初心坐标,真正做到不负时代、不负人民,齐心协力绘就人民生活幸福的美好画卷。
常怀俯身躬行之心,体察冷暖,感知民生脉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走出办公室的“舒适区”,走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主动沉下去、融进去。要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最基层,坐得下群众的“板凳”,听得懂群众的“乡音”,吃得惯群众的粗茶淡饭,真心实意地同群众拉家常、交朋友,面对面倾听他们的“牢骚话”“心里话”。要细致观察群众生活的真实状态,从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看病上学、养老托幼等具体而微的细节中,敏锐捕捉他们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急难愁盼”,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安危冷暖,真正把群众的愿望诉求、困难问题摸清摸透、了然于胸,为精准施策打下最坚实的信息基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唯有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才能让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真正对接民需、温暖民心。
常怀精进善为之心,破题解难,回应群众关切。面对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本领恐慌”,始终在持续学习、提升能力、创新方法上下苦功夫。过去的老经验未必能解决新问题,要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政策,特别是涉及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数字政务等民生关键领域的专业知识作为人生的必修课,努力成为民生服务的行家里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的能力,善于运用改革思维来破解民生难题,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更精准、更便捷地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常怀担当奉献之心,攻坚克难,勇挑为民重担。“民生无小事”,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多、矛盾纠纷大,想要处理解决好这些问题绝非易事。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勇做“铺路石”、甘当“老黄牛”,不计较一时得失,不贪图安逸享受。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历史遗留的复杂难题和发展带来的新挑战,绝不推诿扯皮、绕着矛盾走,而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主动到情况最复杂、矛盾最集中、工作最吃劲的地方去,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党员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于认准的民生实事,一锤接着一锤敲,不达目的不罢休,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在关键时刻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用实干实绩兑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彰显共产党人的赤诚本色。
上一篇:无
版权所有: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蒙ICP备05000407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行政中心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电话:0473-2999829 email:wuhaidj@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